您的位置: 首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详细内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南昌航空大学基层就业典型曹永强同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7 10:14:47 浏览次数: 【字体:

             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一名青年党员干部的基层故事

曹永强,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确山人,2017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17年7月至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人民政府工作。先后荣获阿合奇县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先进个人,2018年度共青团阿合奇县委员会“民族团结好伙伴”等荣誉称号,荣获2019年色帕巴依乡党委“党纪法规牢记于心”知识竞赛二等奖。

14bc4561e6fa4c828251715526c77586.Png

做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是她一直以来的向往

2017年毕业前的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之后,一个声音在曹永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小就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做贡献的她决心报名西部计划,到新疆基层去。接下来的几天,她积极主动了解项目详细情况、当地环境以及生活工作条件等,当了解得越多,去新疆的想法越发强烈。“新疆很远,南疆条件更艰苦”、“一个女孩子到了那里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这一去至少就是8年,这以后的个人问题怎么办?要好好考虑啊”,父母和身边的朋友对她去新疆工作的想法有太多的担心和顾虑,她对父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我的理想,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想做、想去挥洒青年的热情,尤其是党员的先锋力量,相信以后我也会爱做,而不是做过客、当看客,趁我还年轻,你们还健康,我想去闯闯!”最终,父母还是支持了她的决定。于是她就一路过关斩将,踏上了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土地去追寻她的理想。

3个月的初任培训后,曹永强成为了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人民政府中扶贫专干中的一员。面对新环境、新岗位,她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毫不畏惧,力争上游,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用激情与责任诠释着基层公务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担当与成长。

859e511e965e4b2fa29a00b51f6424af.Png

结亲帮扶农牧民  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

没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就没有新疆的美好未来,曹永强所在的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地处新疆西部天山南脉腹地的边境,是我国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做好维护民族团结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她包联帮扶8户农牧民,与2户贫困户结亲戚,由于初来乍到,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等原因让她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对结亲帮扶工作无从下手。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其中,她主动学习新疆历史、柯尔克孜族文化,向少数民族同事了解当地民风民俗。

笑容是最好的通行证,她与帮扶群众的情谊就从她明媚的笑容开始。第一次到亲戚吐尔汗巴依·阿依提买买提家结亲时,亲戚拿出馕、馓子、水果、端出热乎乎的奶茶招待她,亲戚的热情好客让她感到安心,虽然语言不通,但她始终挂在脸上的笑容被吐尔汗巴依大哥看在眼里,在他得知小曹是从河南老家孤身一人来这边工作时,他告诉小曹:“你不要想家,我们就是你的家人,我家就是你家。”吐尔汗巴依大哥的话让她非常感动,晚上躺在床上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她想结对认亲,重在真情,亲戚就要多走动,越走越亲,越走越近,以后她就多了一个家,她要在这里好好工作,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经过几次结亲走访后,她发现吐尔汗巴依家因为缺资金,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5口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夫妻俩又没有工作,经济压力比较大,她决心要帮助这个家庭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她积极和吐尔汗巴依大哥沟通交流,鼓励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脱贫致富。在得知吐尔汗巴依大哥持有泥瓦工证时,她就多方打听、积极联系为他在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之后,她又帮他的妻子在乡政府食堂找到了工作,这样家里每月有4000元的固定收入。经济问题解决了,她又想着帮忙解决住房问题,通过向乡里项目办和村干部了解,她发现吐尔汗巴依家符合申请安居富民房的条件,她便亲自帮他家准备材料报送到相关部门,很快事情就得到了落实,他们交了6843元就住进了80m2的富民安居房,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2018年底顺利完成了脱贫。吐尔汗巴依大哥对她很感激,逢人便说:“我的亲戚“亚克西”,她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她是我们的家人。”

0f7aea9a96224f5799d34e6ed147ba03.Png

走家串户摸底数 做脱贫攻坚的冲锋者

作为扶贫干事,她的工作是协助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完成喀拉布隆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村级扶贫战线人员能力参次不齐,政策理解和工作落实存在偏差,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状,她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村干部请教学习,严格按照中央及自治区、州、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目标,下村进行一对一指导。扶贫工作经常面临紧急任务,要求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处理。面对这样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她常常开启“5+2”、“白+黑”的工作模式,多少个夜晚,当别人酣然入梦时,她却在办公室学习政策性文件、核对贫困户信息、汇总工作进度。

为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她积极主动地联系县直各单位、各专项组,将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汇总,通过扶贫开发子系统和大数据平台比对分析,完善信息采集,核实疑点数据,客观公正反馈贫困户贫困现状,当好领导的决策参谋,为下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根据“扶持对象精准”工作要求,开展贫困户动态监管,确保帮扶措施、扶持项目、扶持资金精准落地。

为了准确把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她协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扶贫专干组成工作组,对喀拉布隆村99户贫困户415个贫困人口展开认真细致摸底调查,通过走家串户,掌握第一手资料,查找制约群众致富的瓶颈,根据实际情况为贫困户制作明白卡,为每个贫困人口制定对应的脱贫措施。她先后6次完成信息采集表核实、贫困户档案调整、帮扶手册更新、明白卡制作、帮扶责任书签订等工作。每一份明白卡、信息采集表、帮扶措施,她都亲自过手、仔细检查、不漏过一个细节,不马虎一项小事,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户、措施到人。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她负责的喀拉布隆村在2018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24%,群众满意度达到100%,顺利完成脱贫退出。

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作为一名基层的青年党员干部,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忱、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在扶贫帮扶的行程中积极作为,在脱贫致富路上书写希望。曹永强说:“我不后悔来到了南疆工作,很感谢两年前那个勇敢的自己,让我在这里可以帮助到这里需要帮助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73c075e7b078449999b9306d6c4a063b.Png

责任编辑:洪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