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详细内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不忘初心坚守平凡----南昌航空大学基层就业典型刘珂同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7 10:45:57 浏览次数: 【字体: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不忘初心坚守平凡

山东省泰安市选调大学生村官  刘珂

刘珂,中共党员, 2013级南昌航空大学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连续4年担任班长,两年担任辅导员助理,两年获得三等奖学金,荣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取得体育、文化、科技等校级奖项10余项。毕业前夕,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决定将自己的青春和能力挥洒在基层农村,通过努力和层层选拔,成为山东省2017级一名选调大学生村官,担任肥城市王庄镇王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职一年以来,他诚恳的态度和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肯定,被评为王庄镇优秀共产党员,王庄镇优秀机关干部。

f1f09c284a244899b426a2f1ca1c533b.Jpeg

要做好村官,先做好村民

“小伙子,听说你是我们村新来的村官,是来做什么的啊?”2017年,当他刚来到王庄镇王场村时,村民们问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话语里既有期待更隐含着一丝质疑。刘珂并没有急着回答他们,因为他自己心里知道,只有为村民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实事,才能得到村民们的信任。于是,他刚上任就马不停蹄地走村串户,白天他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熟悉村容村貌,晚上就到村民家里拉家常,慢慢地,拉近了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村民们也愿意和他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把他当做了“村里人”。

“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为了跟群众拉近关系,能吃的了这些苦。”王场村党支部书记李道明说,“为了熟悉村里的情况,他每天走至少十多里路,用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每家每户。哪家住在哪里,有几口人,家里有什么特殊情况,他都记在了工作记录表上。现在,村民们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叫他“小刘”书记。”

7e1938e796c646d7a64574e43c6a8d9a.Jpeg

农村,也大有可为

王场村是省级贫困村,贫困程度受到上级政府高度重视,之前为了发展王场村政府投资40万元,帮助申请了大棚樱桃特色产业项目。但是村落四面环山,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严重匮乏,缺水问题严重制约着王场村集体的发展。2017年9月底,刘珂积极与镇有关部门协调,向上级部门申请樱桃滴灌项目资金的任务,他上网查阅资料、请教村干部和咨询相关专家,起草了16页,共4900多字的申请书,制定了一个符合王场村实际情况并且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成功申请了泰安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资金两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樱桃灌溉用水量,同时也降低了樱桃的裂果率,为果农的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项目取得了成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为他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4月份,王场村的大棚樱桃喜获丰收,刘珂发现,如果卖给当地的菜贩子,一斤只有20元左右,然而在超市能卖到七八十元,差价达到了六十元。就这样村民们的血汗钱白白让菜贩子赚走了绝大部分。他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他跟互联网接触比较多,他上网查阅资料,想出了做樱桃采摘园的点子。在村两委会上,他提出了这个想法,得到了村两委成员的支持。采摘园配套设施建好以后,怎样宣传出去又成了一个难题。王场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方便,很难吸引到外地游客前来采摘。他想到了网上推介的方法。他用自己购买的无人机,手机云台等设备拍摄了王场村樱桃大棚的宣传片,视频中的山区美景,以及樱桃大棚内缀满枝杈、让人垂涎欲滴的樱桃,对于游客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他与镇宣传部门联系,在公众号上推送了一期以采摘樱桃为主题的推文。“起初我们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知道能不能行,一周左右的时间,陆陆续续有很多人带着家人小孩来我们这里采摘,尤其是在周末的时候,人多的车都停不开,我们也忙得不亦乐乎。还别说,小刘书记想的这个点子真好,省了运输成本,还让我们的收入翻了一翻”,果农王洪武说道。

04129ba74b55472ab963fac990c7f3fd.Jpeg

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

工作在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压力异常艰巨。在村两委成员的帮助下,刘珂根据先前走访调查,详细了解了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并因户施策,制定了全村53户贫困户的脱贫计划。王洪平是该村的一名贫困户,家里6口人,种着5亩地,全家人挤在空间并不大的房子里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刘珂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曾经做过养殖员,于是帮他谋划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他积极与镇政府协调,争取了针对贫困户的无息贷款,帮助他办好了相关手续,在家里开起了养殖场。他还联系自己在济南工作的大学同学,介绍王洪平的儿子到济南一家机械厂务工。半年时间,王洪平成了全镇的“脱贫示范户”。现在王洪平走在大街上,腰板都挺得笔直,“我儿子前两天寄回来5万块钱,让我把屋子翻修一下,还跟我商量着在城里买套房,这样小孩上学就不用愁了”。每次见到乡亲们,他都要把刘珂夸一夸,“多亏了小刘书记,小伙眼光长远,人特别实在,让我家过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工作一年时间,全村所有贫困户顺利脱贫。

当好村民致富的排头兵

王场村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来源少,认识到这一问题,刘珂同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委员到济南薯立方公司和岱岳区良庄镇红薯种植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寻求突破原有传统种植模式的途径。经过前期的了解情况,刘珂发现,要想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首先要改变村民们的想法。于是,他在村里开办起“致富课堂”。他从网上找致富的途径,利用村里的大电视,上课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村里的种植大户讲解相关惠农政策,帮助村民们寻找致富的路子。他还积极向镇里争取,邀请市里农业专家到课堂上讲课。“以前想学点技术,还要到镇里市里去请教,有时候请教完产生了新的问题,还要再跑一趟,所以我们干脆就不去了,闭门造车,自己摸索着来,走了不少弯路。小刘书记开办的这个“致富课堂”是真好,现在我们不出村就能学到最新的种植技术,有不懂的问题还能当面跟专家交流,真是太方便了。”这样的“致富课堂”,刘珂坚持每周举办一次,已经真真正正融入了村民们的生活。

工作两年时间里,在镇领导的悉心培养和村两委成员的耐心教导下,他不断成长。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在王庄镇庆祝建党97周年大会上,被授予了“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这是对刘珂的肯定,也是对他付出的一份回报。在担任大学生村官这段时间里,刘珂坚持要求自己做到“三要”——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工作上要率先垂范,生活上要严于律己。他常说,“作为党和人民培养的新一代大学生,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成为“引智之渠”,传播科学理论,介绍前沿时尚。在新时期,自己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强化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用新理念、新举措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辱时代使命、不负党的期望,全心全意促进农村发展,实实在在让农民获益,创造出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洪义非